時間:2011-01-17 15:31:10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天和雙力在物流自動化領域17年來堅守里,發展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新發展模式,即以"產品技術導向市場"為營銷戰略理念,建立在人才、技術基礎之上的產品、市場、管理三者循環帶動、互相促進的創新發展模式。
產品創新
在"產品技術導向市場"的營銷戰略理念下,首先要求的是產品創新。產品創新,包括推出新產品和升級老產品,具體來說,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單個產品的內部精細化,功能增加、性能增強和質量提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二是產品線的橫向延展,品種數量增多,產品結構系列化,系統集成度越來越高;三是產品線的縱向擴張,即向物流自動化產業鏈的上下游擴張,已經跨越物流自動化領域。天和雙力的產品創新始終堅守在物流自動化領域,走的是前面兩種創新形式,最初主營電動滾筒、生產線配套件,1994年第一套彩電裝配線,1996年9月第一次自主研發出TS系列滾筒、第一臺重型往復式升降機、第一臺高24米連續式提升機,2000年第一套高速分合流機構、第一臺螺旋升降輸送機、第一套復雜地形分合流系統。而產品創新的實現,必須有人才資源和技術資源進行保證。天和雙力采取的策略是通過人才引進培養、技術引進消化、系統集成創新來實現。現在,天和雙力的產品定位早已不再是皮帶線、滾道線、鏈板線等等這些孤立的產品或簡單的產品組合,而是"以光機電一體化物流輸送系統工程的整體性解決方案為主體,以伸縮輸送系列、垂直輸送系列、螺旋輸送系列等優勢單機系列為輔助"的產品結構。比如,2005年為東莞世通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中國第一套先進的進出口快件分揀輸送系統,2008年為中信戴卡輪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國內第一套輪轂X光機圖像識別自動分揀輸送系統,2010年為青島太平洋恩利食品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集掃碼、分揀、數據管理于一體的冷凍食品高速滑塊式分揀輸送系統等等,都具有方案設計系統科學、自動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系統集成度高等共同特點,都是光機電一體化物流輸送系統工程的整體性解決方案的典型代表。
市場創新
產品創新越來越精細和豐富后,便逐步引導市場需求,使產品導向更廣泛的市場。一方面,產品創新使產品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目前,天和雙力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飲料、煙草、啤酒、食品、化工、汽車、環保、醫藥、體育、游樂、軍工、化纖、機械、家具、建材、民航、海關、郵政、速遞、物流倉儲、造紙印刷、日化、服裝、電子等數十個行業。服務范圍之廣、涉及領域之寬,遙遙領先于國內同行。另一方面,產品創新和行業應用范圍的擴大的同時也帶動著客戶的不斷發展和客戶定位升級。到現在,天和雙力市場遍布國內外,服務客戶過萬家,服務于眾多在華的世界著名企業、著名廠商,諸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咖啡、藍帶啤酒、聯合利華、諾華制藥、DHL、美國杜邦、本田汽車、日產汽車、諾基亞、立邦涂料、殼牌石油、霍英東集團、達能益力、威立雅、韓國斗山機械等,以及眾多國內著名品牌企業,諸如四川長虹、格力空調、清華同方、長城葡萄酒、珠江啤酒、雪花啤酒、蒙牛乳業、王老吉、健力寶、海天醬油、金龍魚、徐福記、康師傅、旺旺、中信戴卡、安琪酵母、浙江納愛斯、湖北駱駝電池、山東魯能、山東威高、深圳卷煙廠、重慶煙草、中天環保、中南郵政樞紐中心、常平海關快件監管中心、北京星牌建材、北京好利來、深圳東部華僑城等等。
市場行業應用范圍的擴大和客戶定位的升級,正是市場創新的具體體現。但市場創新不一定能帶來市場開發的成功。在產品應用和市場開發上,天和雙力有自己的獨特理解,主要實施兩大策略:一是通過樹立行業樣板工程來不斷推動。比如,2004年為深圳益盛環保公司成功設計制造中國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垃圾焚燒消毒輸送系統及全自動生化處理系統,之后便不斷發展出中天環保、佛山威立雅、北京合加資源、成都瀚陽環保等一系列環保項目。再如2006年成功中標2008年北京奧運會水上運動整套輸送系統項目,之后又不斷發展出全國十運會的山東日照水上運動輸送項目、四川米易國家級皮劃艇激流回旋競訓基地的水上運動輸送項目等一系列體育領域的高端項目。二是通過大客戶培育維護來不斷推動。比如,通過不斷貫徹和健全大客戶培育維護,不斷深化、細化大客戶服務,天和雙力培育出深圳卷煙廠、佛山海天、珠江啤酒、中信戴卡、湖北駱駝電池等等一大批優質客戶,并與這些大客戶共同成長、發展。
管理創新
市場創新和市場開發不斷帶來訂單的同時,也使產品在新行業的應用要求和升級客戶的要求也必然跟著變化和升級。這些又意味著人才、技術和管理必須跟上,而且歸根結底是管理要跟上。因為,只有通過管理創新才能解決產品創新、市場創新以及訂單消化等層面所需的人才升級問題,繼而通過人才的升級解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市場開發、訂單消化、產品質量提升、客戶服務提升等一系列企業發展問題。
天和雙力深知管理的重要性。2003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并開始在全國各地開辦分公司,2004年創立設計研究所以及隨后的組織結構重大調整和制度流程體系大建設,2007年起全面推行的項目負責制和圍繞客戶需求的管理變革,2009年開始重點組合大型系統集成商資源。這些在質量、市場、技術、運作、服務等管理層面的重大經營戰略舉措的先后實施與深化,正是管理創新的具體體現。它們充分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挖掘了產品優勢和行業優勢上所蘊藏的市場潛力,凝聚出許多先進而又成熟的技術設計,構建了全面優化的產品結構,及時彌補了企業運營的"管理短板",大大提升了天和雙力的綜合實力。
天和雙力在產品、市場、管理三者循環交互的創新之路,我們不難發現,天和雙力的創新發展模式就是:在"產品技術導向市場"營銷戰略理念下,通過人才引進培養、技術引進消化推動產品創新,通過產品創新帶動市場創新,通過行業樣板工程和大客戶培育維護推動市場開發,并不斷地實施跟著產品創新變化和市場創新變化的管理創新,共同推動整個企業的良性發展。